来源:环球时报 新澳彩资料免费资料大全
福建舰正式入列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我国第三艘航母进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这是中国人跨越数十年的航母梦、跨越百年的“向海图强”夙愿相交汇的历史节点,也是一个民族由弱到强伟大航程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福建舰入列后,中国真正具备了全天候航母作战能力。从辽宁舰的“从无到有”,到山东舰的“从改装到自造”,再到福建舰的“从滑跃到弹射”,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在短短十多年里用三个大步走完了西方海军上百年的航母路。福建舰是海军新质战斗力的重要牵引,不但使海军远海作战具备了最关键的可靠作战单元,也为人民军队发挥国家利益战略支撑作用提供了坚实力量保证。三航母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民海军拥有了可以轮替部署的全天候远洋打击与防御作战体系,也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对于重塑世界海权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一次“圆梦”,更是新时代中国自主创新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中国是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并已经在福建舰上让第五代战斗机歼-35实现电磁弹射起飞、让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翱翔远洋。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选择,而是体现了战略眼光、顶层设计、制度优势、创新思维的集成优势。这是一条从“奋力赶超”到“敢为人先”的中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新时代以来中国航母大踏步前进绝非偶然。
中国人的航母梦,沉淀着百年沧桑与民族期许。从甲午海战的屈辱和悲壮,到如今三航母时代的自信和从容,这条通往深蓝的道路上,镌刻着一个民族百年复兴的坚定足迹。今天,已经完全形成战斗力的辽宁舰,支持歼-15、歼-35等多机型起降的山东舰,自主研发建造的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均已入列,再没有什么霸权和威压能够阻挡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脚步,也再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碍中国维护全球海上通道安全、守护海外利益的决心和能力。福建舰的入列让全体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鼓舞,互联网上关于福建舰消息的一次次刷屏,正是这种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
福建舰入列同样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包括美国《海军新闻》等媒体也对福建舰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但也有一些长期对华抱有偏见的媒体将福建舰纳入中美海上竞争的对抗叙事,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这些说法带着陈旧的冷战思维和明显的焦虑心态。中国发展航母从来不是为了“与谁竞争”,而是立足国家安全和装备技术发展需要,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与某些国家动辄组建军事集团、在全球部署航母打击群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福建舰的入役,使得人民海军朝向世界一流海军的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一大步,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正义、主持道义,从此有了更加坚实的底气、更加可靠的手段。“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已经先后10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在阿富汗、汤加,中国运-20划过天际,带来希望与和平。在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福建舰代表的是有能力、有意愿维护和平的大国责任,更是中国为地区乃至世界提供免受胁迫、共谋发展的国际环境的有效支撑。
“中国离造航母有多远”,19年前,本报曾在头版报道中留下这样一个问句,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一个注脚。今天,从福建舰甲板上弹射起飞的不仅是战机,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和平的承诺、对创新的执着、对未来的信心。这支载着“和平之心”驶向深蓝的舰队,将汇入人类共同发展的浩荡潮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道上,留下属于新时代的东方印记。
延伸阅读
福建舰入列 台媒:大陆对台政策调整 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据新华社11月7日报道,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
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11月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这则重磅消息迅速引发世界广泛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随即报道:中国最新型航空母舰加入舰队,也是最先进、性能最强的航母。台湾中时新闻网、中天新闻等媒体也对此高度关注。两岸同胞无比振奋,网友纷纷留言:“一些国家的电磁弹射技术缺陷严重,准备全面返回蒸汽弹射;中国电磁弹射航母已入列,祖国统一更进一步”“大国重器将见证祖国统一”。
11月6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大陆对台政策正开始调整,对台更有自信、持续单方促进融合,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新政策出炉”,并直言“大陆把‘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两手策略玩得更灵活,更有自信”。“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台湾媒体对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主导权的这一形象表述,体现了大陆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诚意和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也表明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正为台湾社会体察。
台媒称大陆对台政策正开始调整,图为台北101大楼(资料图)
“软的更软”,指向的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亲情与温暖。大陆始终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美好生活放在首位,持续推出各种措施搭建交流桥梁,促进心灵契合、推进共同发展。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反对分裂、捍卫统一的民族情感;国台办增加记者会频次并新增两位发言人,让政策解读更清晰、两岸沟通渠道更畅通,新任发言人“和善而坚定”的风格,更获得两岸网民广泛认可。自11月5日起,深圳皇岗、罗湖等12个口岸对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开放“刷脸”智能通关;11月20日起,一次有效台胞证办理口岸将扩容至100个,30分钟即可办结、最长可停留期限3个月,让台湾同胞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大陆行。大陆各地对前来旅游、求学、创业的台胞始终热情相待,从就业创业补贴到子女教育保障,一系列务实暖心举措让广大台胞感受到“家”的温暖。
“硬的更硬”,指向的是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的坚决与有力。“台独”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外部势力干涉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赖清德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多次鼓吹“两岸互不隶属”等分裂谬论,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在岛内推动“去中国化”教育、阻挠两岸民间交流,通过“以武谋独”大肆采购美制武器,不断加剧台海紧张。面对“台独”分裂嚣张气焰,大陆打击绝不手软。近日,重庆市公安局对民进党籍“立委”沈伯洋以涉嫌分裂国家罪立案侦查,并依法终身追究其刑事责任。面对外部势力干涉,大陆的反制坚决有力,无论是针对美台军售的制裁措施,还是对妄图干涉台海事务国家的严正声明,都清晰传递出“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必将遭到失败”的坚定立场。这种“硬”,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精准有效打击,也是对外部干涉势力的明确警示。
无论是“软的更软”还是“硬的更硬”,根本目标都是服务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一总体部署就是为了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两岸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统一进程。近期,国际社会的态度也愈发清晰,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直言,“过去那种可以确信美国领导人支持台湾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国务院原资深顾问惠顿指出,“赖清德当局的政策让台湾与美国领导人之间渐行渐远”;美国智库杂志《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多次警示,“赖清德的激进路线正将台海推向战争边缘”;《时代》周刊更是直接点出赖清德的鲁莽性和危险性。所有这些国际声音都共同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将走向完全统一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在岛内,馆长“一镜到底”的直播引发台湾同胞广泛共鸣,喊出“我是中国人”的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并获台湾同胞广泛点赞。有岛内人士指出,这些变化都充分说明台湾民意已经发生深刻改变。
托马斯·弗里德曼发表视频演讲(图/台媒)新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台湾同胞是我们的血脉亲人。对于台湾的发展,对于台湾同胞的福祉,没有人比祖国大陆更关心、更在意,也更有决心和能力去捍卫和守护。“软”的背后,是满满的善意与诚意,为的是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硬”的根源,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民意无比坚实、基础无比雄厚、力量无比强大,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无论“软”与“硬”,本质上都是为了服务台湾的根本利益和台湾同胞的最大利益、长远利益。在历史大势面前,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注定惨败,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必将在“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坚定实践中,如期实现。
责任编辑:李曦_NN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