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首富的光环往往令人艳羡,但宁波前首富熊续强的故事却更像一场“过山车”。 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
2018年,他以295亿元身家登顶胡润百富榜宁波榜首,风光无限;然而短短250天后,便因400亿债务压顶,主动申请破产重整。
首富只当了250天,但戏剧性的是,债务围剿战却持续了5年,直到最近,随着他名下最后一家上市公司河化股份的股权丧失,熊续强交出了最后的家底。
近日,上市公司河化股份发布公告,实控人熊续强所持股权被迫转让,一股不留!全部抵账!
有人说,熊续强的失败是运气不佳,但细究起来,这更像一场因野心膨胀而导致的“自我反噬”。
布鞋首富的“逆袭前半生”
很巧,熊续强也跟宗某一样喜欢穿布鞋,穿布鞋的人不一定真的高尚,但大多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
就像熊续强,1956年出生于宁波的他,经历过知青下乡的艰苦岁月。
17岁时,他插队到余姚一家农药厂当工人,但不同于多数人“混日子”的心态,他硬是凭本事干到了副厂长。
1979年,他又抓住高考恢复的机遇,考入了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后并入浙江工商大学)。
这里有个插曲:当年高考制度特殊,大学和中专分开录取,熊续强为求稳妥报了中专。结果成绩一出,他本可上大学,却因政策限制错失机会。
不过塞翁失马,中专两年速成毕业反而让他比同龄人更早踏入社会,并凭借机敏头脑进入体制,一路升至局级干部。
然而,熊续强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1991年,他主动请缨接手一家亏损的罐头厂,仅用3年就扭亏为盈,创下千万美元出口额,占当时宁波全市创汇的20%。
可就在领导指望他再创佳绩时,他却辞职了——因为他嗅到了更大的商机:房地产。
地产狂飙与“借鸡生蛋”的隐患
90年代的宁波正值城市化浪潮,大量国企搬迁留下土地空白。熊续强虽无建筑经验,但凭借体制内积累的资源,于1993年创立银亿集团,专攻烂尾楼改造和旧城翻新。
到2008年,银亿已跻身“百亿房企”,成为宁波本土龙头。
如果故事止步于此,熊续强或许能安稳做个“地方富豪”。但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儿子熊基凯留学归来后。
受“国际视野”影响,熊续强的野心急剧膨胀,开始疯狂并购。
2011年借壳ST兰光上市,2014年入主康强电子,2016年拿下河池化工(即河化股份),2017年更是豪掷120亿收购三家海外公司。
儿子甚至放话:“2020年实现千亿营收,打造跨国集团!”
资本市场为之沸腾,银亿系股价暴涨,胡润榜单“盖章”首富。然而,这场豪赌的泡沫破裂得比想象中更快。
400亿债务暴雷:成也并购,败也并购
2018年底,银亿突然爆出3亿债务违约,市场一片哗然。
仅仅半年后,熊续强便因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整。事后复盘,问题核心正在于“并购依赖症”。
首先,收购资金多靠借贷,尤其海外并购耗空现金流。其次,跨界汽车零部件等陌生领域,管理脱节。第三,房地产调控加码,主业输血能力骤降。
不可否认,并购确实是发展的捷径,但万事都有两面性,并购也是通向深渊的捷径。
债主们为分食残局拉锯5年,最终将他名下资产瓜分殆尽,连最后的河化股份股权也以6.92亿抵债。
熊续强喜欢穿布鞋,本应代表的是低调务实,然而,他穿着布鞋走的却是皮靴的路,充满了膨胀的野心,这种割裂恰是其失败的注脚。
熊续强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房地产和资本狂飙的年代,许多企业家靠杠杆和并购快速登顶,却又因同样的逻辑摔落。 2024澳门资料大全免费
他的大起大落,既是个人的悲歌,也是时代的缩影,作为一个穿布鞋的赌徒,这次赔上了全部家底,恐怕再难有翻盘的机会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